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练体悟 静在不言中(一)
2018-03-14
静在不言中(一)

习练健身气功离不开静,三调合一更需要静。静,在非练功状态下是一种精神的语言大餐,人们可以高谈阔论地畅谈静、也可以漫无边际调侃入静的种种道理;而当处于练功入静状态时,一切语言活动便消失、淡化或了无踪影了。此时,习练者便会感受到身、心、息合一时的那种静在不言中的惬意与美妙。这就是本文所要谈及的静在不言中的几层含义:

首先,平时人们所谈论的静,是脱离练功状态后对练功入静时愉悦体验的反观。我们知道,练功入静时的状态是言不可及的。这就是静的一个特质。静便是静,任何所言之静已非静的原生态。对普通习练者而言,在没有参加功法习练前,对静的认知大多源于老师的口传心授;当参加功法锻炼之后,对静的认知也是在前人的引导下去找感觉;而当自己处于练功入静状态时,对静的认知又是难以言表的,或者说还未来得及张开口表达,入静的心态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因此,用语言能够表达的静,已经远离了静的本真而转化为语言环境下的静。这种语言环境下的静,可以表述为稍纵即逝,也可以表述为短暂停留,也可表述为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历久弥坚。因此,在习练者脱离练功入静状态后,依然怀念“那时那景”的静的美妙。故而尽其所能搜索赞美“那时那景”的静美,诸如:静,是习练健身气功的一种基本状态;静,是练功者必备的一种气质;静,是练功者应有的一种素养。凡此种种,皆为练功入静的反观回味。事实也是如此。惟静,才能观照万物,才能在练功过程中兴致盎然。一般人不能感受静的趣味,缘由就在心猿意马太忙碌,心地里满是杂草纵生。既然心地不空,所以理当意境不灵。所谓入静,便是指心境的空灵,不是指物境的沉寂,物境是永远不会沉寂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习练健身气功时的三调合一过程,便是在追求身、心、息的静笃与空灵。以到达“致虚静,守静笃”的境界,并用这种心态来关照万物,万物会显示出自然而然的意趣,而且在守静笃之中,思绪既能专注到极细微的地方,也会伸展到无限辽阔的宇宙,天地万物无论巨细,皆纳于心中。亦如苏轼所言:“欲令诗句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空,空故纳万境。”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入静时的愉悦体验。

其次,练功入静状态下人类语言赖以生存的条件渐行渐远乃至荡然消失。这种状况的出现,正是静在不言中的本质所在。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载体和物质外壳以及表现形式。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一方面,只要进入语言系统,人们就要通过语言器官或手的活动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恰恰就在这个环节,静态所要的的“物我两忘”与语言所要的“说话书写’,构成了二律相悖的不兼容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只可二选一。所以,要选静,就只能放弃语言。静在不言中的格局就此而形成。所言之静,是由“青”与“争”组成。“青”意为“蓝色”、“争”指两人抢夺一件物品。“青”与“争”联合起来表示让他们去抢夺天蓝色,怎么才能强夺天蓝色?那只好放下手扬起头来去看天空的天蓝色了。请看!这就是原汁原味的静。它的意境是多么美妙呀!另一方面,从入静与语言形成的初始、转化、执行等阶段也会发现,语言的形成与入静的运行,其方向是完全相反的。在初始阶段,语言是根据目的确定要表达的思想;而练功入静则是要排除杂念。在转化阶段,语言是用句法规则将思想转换成语言的形式;而练功入静则是要达到三调合一的状态。在执行阶段,语言是要将自身形式的内容说出或写出;而练功入静则是要恬淡虚无。总之,无论是二律相悖的不相容,还是三个阶段的不相向,练功入静与语言表达存在着难以逾越的屏障,相互间的排他性也就使静在不言中的观点,既合情,又合理,更合乎逻辑了。当然,不言状态下,未必就能入静,这不是本文讨论的范畴。

(文/吕士荣)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