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教学园地 健身气功·大舞教学之震体势(二)
2018-08-14
健身气功·大舞教学之震体势(二)


二、动作要领与关窍

1、本势动作通过内伸外展和内旋外转,以导引中焦,与敲打震动相配合,侧重调节脾胃。脾胃在中焦,是人体的“树根”,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之源,有运化水谷,运化水液之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依赖于脾气的作用,“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脾气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又称“脾主升清”,“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由于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能摄血,气的固摄作用健全,血液不致外溢,因而,脾具有统血的功能。脾与胃相表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胃以降为和,以通为用。脾胃在中焦形成了气机升降的枢纽,本势动作就是依据脾胃的生理功能特点,上下伸展中焦,左右拧转中焦,配合“震”法,以调理脾胃。因此,要求伸展与震动、拧转与震动要协调配合,相互促进其导引作用。

2、握固上提与脚踩“大地”相配合,力在腕关节与目视前下方相配合,是内伸外展中焦的要领。如果只顾上提,不关照脚下,就会脚下“无根”,导致升气有余,降气不足;因而,在上提时,脚下要有“入地三尺象个桩,金鸡独立稳当当”之感。力在腕关节上提至定势动作时,必有意在腕,意为气之帅、气为血之帅,意到气至,气至血达,因此,力在腕关节上提至定势动作时,应与目视前下方相配合,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之所至,心之所使,意之相随,气之相伴,上下互根,升降相因,升降有度,内导外引,以达调脾理胃之功效。

在此基础上,随着进一步练习,应注重要领细则,在下蹲时,应松髋屈膝、脚底平稳向下蹲,与环跳穴放松引伸至委中穴,委中穴放松引伸至涌泉穴相配合,使下蹲动作自然完成;在手臂下抱时,应松肩、坠肘、落腕向下抱,与肩井穴放松引伸至曲泽穴,曲泽穴放松引伸至劳宫穴相配合,使手臂自然下落。在握固内收时,以劳宫穴“寻找”下丹田,使气自然内收,自然内敛,以引气归元。在手臂内旋至拳背相靠时,应起于肩,带动肘、腕、逐节内旋;在上提时,应起于肩,带动肘、腕、逐节上提,手臂上提与躯干以中焦为中心伸展相配合,使内导外引,内伸外展,达到内外结合的效果。

3、手臂两侧下落敲打胆经与提膝的腿下落相配合,运用“震”法,以升发少阳之气,疏通胃气。在手臂下落时,应先肩井穴放松下落,带动肘、腕自由下落,不要刻意用力,在下落过程中,手臂内旋,以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敲打足少阳胆经。在敲打时,不要刻意用力,以手臂下落的惯性,自然敲打,敲打之后,随敲打的反作用力顺势弹开。提膝的高度因人而异,不可强求;向下摆腿牵引要顺势放松,下摆松髋、送膝时,引踝是关键,用力来源于动作惯性。摆腿敲击时,动作宜轻缓。通过躯干、四肢的惯性和自身重力作用下牵引,伸展关节,可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得到牵拉,缓解长期过度负重引起的损伤,对下肢关节有良好的保健康复作用。

4、敲打气海穴和骶骨与左右拧转中焦相配合,鼓荡内气,疏导中焦,健脾和胃。在敲打下蹲时,应松髋,屈膝下蹲30°左右,不要过度下蹲,以免腰腹紧张;在敲打时,随着松髋下蹲,身体转正之势,松肩井、坠肘、落腕,随自由下落的惯性之力敲打气海和骶骨,以“敲山震海”,疏通“肠道”。如果用力过度敲打,腹肌就会紧张,张力增加,腹部的气机是外张而不是内敛,在习练时应避免。

(文/雷斌)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