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机理效果 健身气功·易筋经功理解析(二)
2018-08-03
健身气功·易筋经功理解析(二)

平衡阴阳   协调脏腑

阴阳,***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在中医学中主要用于概括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疾病的属性与************等。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易筋经调节阴阳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运动脊柱来实现的。该功法比较重视对脊柱的运动,从“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中的转体,到“青龙探爪势”、“打躬势”、“掉尾势”中的弯腰,“卧虎扑食势”中的“扑”地等,无不体现了其对脊柱运动、调节的特点。这种富有特色的运动方式,除了加强动养形体的作用外,还有较好的平衡阴阳的作用。脊柱是人体的“脊梁”,主要由椎骨、椎间盘和韧带等组成,是人体之“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器官等作用。从脊髓发出的脊神经,分布于头、颈、上肢、胸腰、腹壁、下肢,是人体的重要神经枢纽。中医学认为,人的多条经络都与脊柱有关。如十二正经中的足少阴肾经,《灵枢·经脉》言其“贯脊”,足太阳膀胱经“侠脊夹脊……循膂”;奇经八脉中的督脉“于脊内上”(《难经·二十八难》),冲脉“并足少阴经”(《素问·骨空论》)行,其分支行于脊柱内。因此,易筋经对脊柱的特殊运动,对于上述阴、阳经络都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并由此起到调节阴阳的作用。另外,对脊柱的运动实际上是对人体整个躯干的运动,而躯干的运动,除了能刺激循行于脊柱内外的经络外,还能作用于脾、胃、肝、胆经脉,及任脉等奇经,即对于整个足三阴、足三阳和奇经八脉都有作用,加上“韦驮献杵势”、“摘星换斗势”、“九鬼拔马刀势”、“卧虎扑食势”等节中,上肢的特殊运动对手三阴、手三阳的作用,使之对整个经络系统都具有调节作用,这也是该功法健体作用的主要机理之一。

《后汉书·华佗传》谓:“动摇则谷气得销……”原文说的是五禽戏对脾胃等脏腑功能的调整作用,实际上易筋经也是如此。它对脏腑的协调作用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实现它对脏腑的协调作用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一是运动对脏腑的直接作用。中医学认为,五脏与体表组织器官均有联系,所谓肝主筋、肺主皮毛、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而易筋经是“易”“筋”(含骨、皮、肉、脉等)的功法,所以,它除了能锻炼体表之“筋”外,还可以增进内在脏腑的功能。正如《颜习斋言行录》所谓:“一身动则一身强。”二是通过经络的间接作用。人体的经络系统由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组成,其中十二正经是其“主干道”,它们与五脏六腑均有固定的“络属”关系,其经脉之气又散络积聚于体表之经筋。《灵枢·海论》在论述十二经功能时说:“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正因为这样,易筋经在运动过程中对“筋”的锻炼效果,可以通过经络“传递”到脏腑,起到锻炼、协调脏腑的作用。三是发音呼吸对脏腑的特殊作用。习练易筋经“三盘落地势”时,要求配合身体下蹲、两掌下按发“嗨”音,这是功法创编者的一大创新。传统气功中将配合发音的呼吸方法称为发音呼吸法,代表功法如六字诀;此外,在一些武术气功中也时能见到,但在传统的易筋经中则似乎难以寻觅。然,这种引用却是合理的。因为呼吸除了具有“吐故纳新”的作用外,传统气功学还认为其有锻炼脏腑的作用,故《汉书·王吉传》说“吸新吐故以练脏”,而在此基础上配以吐字发音,可以加强这种作用。

(文/黄健)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