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与曲既是一种功法锻炼的运动形式,更是习练者应有的一种思维智慧。肾为先天之本又是生命之源。用肢体的曲、伸与攀足锻炼,取得健肾养肾效果,不失为智者的健身养生哲学。小功法,大道理。以此思维方式认识******、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发展,将受益匪浅。
Detail
健身气功·大舞中医理论阐释(二)
2018-07-17
以腰带动,两臂旋转,做到从腰到胸,从肩到手逐节引动,身体侧屈,劳宫穴与大包穴同高,使两肩腰部及两胁肋部肌肉,韧带得到充分牵拉,强健肌肉韧带,以维护关节稳定。
Detail
人体后天营养充足与否,主要取决于脾胃的协调功能。因此必须重视脾胃的盛衰,无论何种疾病,如果胃气不衰,则身体安康;反之,则身体多为不良。所以,要把气血生化由中而发的观点,既要用运于认识“调理脾胃须单举”的功法功理之中,更要以此来领略探索古老的中华健身养生文化源流。
Detail
健身气功·大舞中医理论阐释(一)
2018-07-16
两臂侧平举,屈膝下蹲,同时抬头翘尾,脊柱反弓,沉肩落肘,后自然伸直,同时下颏回收,尾闾下垂,躯干伸直,反复练习可以刺激上肢及肩部,脊柱各椎体及手腕周围韧带及肌群,可促进胸廓运动,增强肺部功能及下肢力量。两臂上捧,下按可以膈肌得到锻炼。
Detail
执中,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文中所指的执中主要用于解释动作的功理。如前所说,受到尚中思想的影响,古代中国形成和产生的各色文化符号、文化现象都有执中的背景。传统健身养生文化也不列为,只不过是在功理中进一步融入更深层的执中意识。
Detail
在古人的逻辑中,有天地人自然之和,人文之和,而达于和必取其中,也就是当触及到对立面的相互转化时,和与中才相联系,形成中和。对于和与中的关系,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的辨析颇为明晰:“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成也。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并进一步断定:“中之所为,而必就于和。……中者天之用也,和者天之功也。”在他看来天地之道“起于中而止于中”,中是规律、尺度,和是境界、目的。没有和的境界,中就失去意义;没有中的尺度,和也就无法达到了。
Detail
习练该式动作,保持心神专注,神不外驰至关重要。这里的神不外驰应有几层意思:首先是开合张弛有度。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这里所谓的蓄劲发劲,正是张与弛,即经常讲的一开一合,在开合过程中身、形、息要柔和绵缓,不可无度地使猛劲。其次,开合松紧有度。习练健身气功既然是一种运动,必然会有紧有松,只松不紧要躺下,只紧不松也要僵住,其理甚明。再次,开合用意不用力。全身松开的目的是“不致有分毫之拙劲”以便“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和“意之所致,气即至焉”。
Detail
所以,习练该式的理想状态是“致虚极,守静笃”。致虚极就是要做到空到极点,没有一丝杂念与污染,空明一片,湛然朗朗。守静笃讲的是修炼功夫,要一心不二、静心寡欲。致虚者,天之道也。守静者,地之道也。天之道若不致虚,以至于达到至极,则万物之气质不实 。地之道若不守静,以至于至笃至实,则万物的生机便不会发生。
Detail
把握功理要义 提高习练效果(三)
2018-07-09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人体通过经络把气血输布于脏腑、四肢百骸和诸窍,经络畅通则能******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动态平衡,从而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Det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