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0 0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历史文化 彩陶盆上的“舞蹈”(二)
2018-03-16
彩陶盆上的“舞蹈”(二)

“舞蹈”发展的轨迹

“舞”作为动词,有“摇动”的意思;“蹈”古人谓“道也,以足践之如道”;“舞”“蹈”连用前者着重说明手(上肢)的摇动,“蹈”主要说明足(下肢)的运动,而“手舞足蹈”的上下肢运动,必然会带动全身的运动。舞蹈纹彩陶盆的画面展示的也正是快节奏、大幅度的全身性运动。如果湿病患者作此运动,利水祛湿,运动筋骨,活络关节等的作用,与《吕氏春秋》、《路史》的记载也非常吻合。

气功史的研究表明,这种“舞蹈”是中国各派气功的“鼻祖”。在医学气功方面,迟于春秋战国时期,上述“舞蹈”已发展为导引按蹻,并与药物、九针、灸焫、砭石一起,成为当时中医临床的五大主要******手段。故现存早先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说:“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而导引出自中央的原因是“地势使然也”。一般认为,这里所说的“中央”地区,正是黄河流域的中部,也就是“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的重灾区。而“导引”的实质是“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即通过锻炼使形体柔和,气血流畅。在其后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导引按蹻与其他医学气功功法一起,被广泛地应用于养生康复、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并受到广泛欢迎,并在20世纪50年代,经河北省唐山疗养所刘贵珍等前辈的努力,被国家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正式定名为“气功”。稍晚于《内经》的《导引图》则形象地展示了“舞蹈”发展至汉代的盛况。在儒家方面,孔子和他的学生颜回的“心斋”与“坐忘”,变“舞蹈”之“动”为静,既深化了导引的内涵,又拓展了它的外延;这种“静”加上心、息锻炼后,成为后世静坐之典范,更有儒生儒士们“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故郭沫若先生说:“静坐这项功夫……诸儒是很重视的,论者多以为从禅来,但我觉得当溯源于颜回。”在道教方面,当道士们试图以外丹养生延年失败后,他们转而探求以自身的精气神为“药物”(原料),以丹田“鼎炉”(部位),以意念指导下的呼吸调节为“火候”,在体内练就“内丹”,进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由于上中下三丹田均在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并分属于督、任两脉;又因为在整个练功过程中,意念始终沿任督脉移动,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终结“金丹”,故这种锻炼被名之为“周天功”或“内丹功”。此类功法(习称道家气功)的******特点,就是所谓“性命双修”。性大致上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命基本是指人的机能,故性命双修大致是说练功过程中同时重视人体的精神和形体。在具体的修炼中又有从上丹田入手的“先性后命”,和从下丹田入手的“先命后性”的派别之异。在佛家方面,佛教自汉代由古印度传入我国以后,与气功双向“互动”,一方面早期佛经中一些与气功相关的内容,如《安般守意经》中的“呼吸四相”等,被练功者所借鉴;另一方面,佛教在其漫长的“属地化”发展史中,“为护法故求长寿命……疗治众病除饥渴……籍外丹修内丹。”(《立誓愿文》)即大量地吸取了气功养生保健、************的锻炼方法,并以此逐渐形成了所谓佛家气功。当上述医、儒、道、释诸家功法与我国传统体育(尤其是武术)结合后,便成为如今正在推广的健身气功。

综上所述,关于彩陶盆与古代气功的关系,我们似可得出如下结论:一、彩陶盆壁上的3组舞蹈画面,可能是现存史料中早先的一组与气功起源相关的形体动作,或者是一种的气功功法,因此,彩陶盆是研究气功起源的重要文物之一;二、这种“舞”(也称为“宣导舞”或“大舞”),具有强筋健骨、舒展关节、祛******邪等的医疗作用,是后世多种气功(尤其是动功)功法的雏形;三、此类“舞”的方法与作用,后被医儒道释各家借鉴后,分别发展为以导引按蹻为代表的医学气功,以坐忘、心斋为代表的儒家气功,以内丹、周天为代表的道家气功,以禅定、止观等为代表的佛家气功,加上广泛地存在于人民大众中间的民间气功,不但极大地丰富了“舞”的内涵与外延,也为民众的养生保健提供了许多有用的方法。

(文/黄健)

评论
发表评论
健身气功

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版权所有    备案:京ICP备1505030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746号